特奖故事 | 林希颖:一个非典型生科人决定保护动物
♥
特奖专访 | 生命学院 林希颖
经过一上午的攀爬,林希颖站在了青海昂赛的山头上。时值盛夏,但是高海拔地区的风透着凉意,轻轻吹动周围的草地。对面的山头上走过两匹狼,不知怎的,它们也回头看了她,随后离去。山腰被浓密的树林覆盖着。林希颖却觉得,树林里总有些什么动物,在用它们的眼睛看着自己。
那是三江源一片地广人稀的地方,也是雪豹之乡,林希颖在此参与研究雪豹的相关课题。这里的山林间大多没有信号,一座孤零零的信号塔在日间靠太阳能发电;放眼望去也几乎没有建筑物,视线所及只有牧民的帐篷和一座橙色集装箱搭成的工作站。上山的话,他们只能循着树林间的兽道。
恰恰是在这样一个与现代文明相隔绝的“原始世界”,林希颖却感觉好像回到了精神故土。她和她所热爱的大自然零距离接触,和那些蹦跳在山野间的“精灵”心心相印。
图为林希颖在昂赛开展野外考察
01
听,雪豹走在山间
“人类的身体里有大海”,这是林希颖几天前在朋友圈分享的文字。配图是好几张海,蓝色的、灰色的、黄色的。她说这是不同地方的海,南堡、温州、马来西亚……
图为林希颖镜头下的大海
她的足迹在同龄人中算得上很广。几乎每个假期,她都会加入不同的实践支队,前往最基层,调研当地的生态保护工作。前年是可可西里,林希颖说到了夜晚就能看见一场波澜壮阔的星河;去年是青海湖鸟岛,八月的太阳明亮得晃人眼睛,气垫船冲上鸬鹚岛的那一刻,林希颖说,海水的蓝,甘青韭的紫,连同整个小山坡的绿色,奇异地贴合在了一起。
图为青海湖鸟岛的鸬鹚岛,林希颖摄
但事实上,这条“自然”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刚进大学时,学习就将林希颖打了个“措手不及”。微积分和线性代数是生命学院的必修课,但由于不是很擅长数学,微积分第一次期中考她没过平均线。更打击自信心的是,当林希颖还在数学基础课中苦苦挣扎时,那些竞赛保送、上过半年预科的同学,已经开始找实验室着手科研了。
林希颖也曾试图复刻既往“成功者”的路径。大二上学期,她参加了思源计划的选拔。一方面出于对思源计划“服务社会”理念的认同,一方面是因为听说其中“高手如云”,想要去历练一下自己。但在经历了为期一周的高强度实践考核后,她最终落选。她还申请并加入了生命科学学堂班,试图去“啃”一些艰深的文献,却逐渐发现自己的兴趣不在微观研究上。
疫情期间,林希颖偶然在北大慕课上看到一门叫《保护生物学》的课。她花了一个星期学完了十六章的内容——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到可持续发展……因为这门课,听雷雨敲打窗沿,看《瓦尔登湖》里梭罗趴在冰面上观察水底的鱼的夜晚;在电视机前幻想着跟赵忠祥老师走遍世界的夏天;和动物小说里有情有义的动物一起哭一起笑的周末……那些想象着遥远的自然的日子,全部涌入她心里。
她不禁问自己:当初选择生物专业,难道不是因为这些吗?于是她给开这门课的吕植老师发了邮件,申请加入了课题组。殊不知,这个有些任性的选择,改变了她往后的人生轨迹。
大三暑假,跟随着吕植老师团队,她从实验室走到了野外,去到位于青海省的昂赛进行雪豹保护的研究,利用红外相机和遗传样品(粪便),研究雪豹的种群现状与栖息地变迁。她自嘲成为了一名“大猫铲屎官”。
林希颖介绍,红外相机记录的野生动物出没记录可以帮助人类判断出雪豹的主要分布地区;而粪便样品包含了脱落的肠道细胞,研究者可以从中提取动物的DNA,利用其鉴定粪便来自哪种动物。林希颖和课题组的师兄师姐想要从中筛选出属于雪豹的DNA并进行分析,观测其基因交流的情况,从而研究各个地方的雪豹能否顺利进行交流。基于研究成果,他们为保护区的规划提出了不少建议,以减少对物种的区隔。生态学研究需要的许多技能她在过往的课程里都没有接触过,便从零自学、请教前辈,现在的她已能独当一面。
图为昂赛风光,裸地和草地是雪豹偏爱的栖息地
林希颖摄
同样是在疫情期间,林希颖开始迷上观鸟。从居家期间在图鉴里“云观鸟”,到返校后接触到实地的观鸟,她逐渐从一个“小白”成长为北京飞羽志愿团队的骨干,开始在奥森公园等地组织公益导赏,将飞羽之美带给大众。
观鸟不仅是兴趣爱好,更给她带来对自然与生命的思考。2021年寒假期间,林希颖跟当地的观鸟前辈去了家乡的温州湾观鸟。尽管温州湾虽然是一片围垦地,但在每年都会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卷羽鹈鹕前来越冬。她站在堤岸边,看着两三只巨大的卷羽鹈鹕像轰炸机一般从远处飞来,落在前方的水面上,内心深处迸发出一股震撼和动人的力量。
“哪怕在人类疯狂开发破坏的地方,也仍然有动物在努力地生活着”,林希颖说。也正是在那一次观鸟后,她开始萌生出一个愿望——未来回到家乡,为我国东南沿海的湿地与水鸟保护做一些贡献。
图为林希颖在北京初雪日组织北京飞羽公众导赏
另外,在环境学院刘雪华老师的指导下,林希颖还参与到了国土勘测规划院外协项目和秦岭动物多样性监测中。他们调研了现有对各类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调查的指标,找出其中重复的、缺失的部分,并提出一个新的方案,供自然资源部未来的生物多样性系统调查规划参考。
起初,父母并不支持她从事野生动物保护,他们担心野外活动太辛苦、太危险,希望她能找个安稳的工作,例如当医生。“现在还存在很多无法破解的医学难题,为什么不保护人而却保护动物呢?”父母质问她。那时候,林希颖和父母总是吵架;每次吵架后,她就一个人躲在阳台偷偷哭。
为了说服父母,林希颖有时会给父母转发一些生态保护相关的推送,例如生态保护领域的领军人物介绍、一些项目地的介绍等。同时,随着林希颖不断的尝试,她也向父母证明了这不是自己头脑发热,而是经过深思树立后的选择。渐渐地,父母也开始理解她的选择,甚至会和她一起讨论未来的研究方向。
正如她在特奖答辩现场所说的那样:“和自然打交道的这一年,我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地方。这一年,我害怕过,犹豫过,被质疑过,但同样是这一年告诉我,听从内心的选择并没有那么难。”
02
一片文学的雪花,落在大地上
上中学的时候,林希颖会在博客上连载自己的小说。升学、友谊、青春的懵懂……校园生活的角角落落跃然纸上。班主任建议她去尝试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为进入大学“铺路”。但在林希颖看来,这种为了升学、为了获奖而写作,使得“写东西变得有点功利了”;将自己的作品拿过去和别人比较,也让她有些抵触。直到通过生物竞赛拿到降分、升学得到保障之后,她才“重操旧业”,继续随心所欲地写作。
文学之梦始终驱动着她,因此,她大一时加入话剧队编剧组,开始尝试写剧本。2021年11月,她的原创剧本《以我之名》成功入围了“扶持青年优秀电影剧作计划”。《以我之名》讲述了一个名叫“招娣”的女孩从懵懵懂懂,直到成年后最终反抗性别歧视的故事。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普通且写实的故事,很多内容来自我自己的经历或看过的新闻,但这就是现代女性的成长之路。家庭、教育、社会环境,无形中的价值观导向,其实都在给女性的生活设置层层阻碍。我们需要改变,中国也需要更多关注女性的好电影。”她说。
此外,她加入了清新时报深度部,尝试以新闻写作的方式抒写对世界的热爱。她写过疫情期间挣扎生存的武汉书店,也记录过年轻人面对生死难题的瞬间。“高中主要写校园生活,大学不满足于此,想要探讨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她说,“新闻写作让我得以记录世界的温度,也让我得以用文字与专业点燃希望。”
林希颖自己最满意的作品是《当年轻人站在生死路口》。患上急性白血病的女大学生,倒在图书馆、为自己签下手术责任书的男生,因母亲患癌决定转行做癌症科普的公益人……那些面临生死抉择的年轻人的故事,在她笔下被徐徐展现。
“但梦终究要醒来,勇敢的女孩也要和她的月亮挥别,独自面对生命里的每一段阵痛”,她笔下女孩最终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其实,探讨生命与死亡的想法早已有之,但这次写作却是出于机缘巧合。也是在这次采访中,林希颖认识了生命学院毕业的李治中前辈——一位优秀的科普作家兼公益人。因他介绍,林希颖加入了向日葵儿童做新闻志愿者。向日葵儿童是一个公益项目,以“科普”为核心,致力于儿童肿瘤预防、筛查和治疗等全方位科普内容。在这里,林希颖一年里采访了五个儿童癌症治愈家庭,记录他们的勇气人生。
图为林希颖获得2021年获向日葵儿童“黄金葵花籽”志愿者奖
(图片来源:向日葵儿童)
这段经历使她看到了更大的世界。“走到社会上,我发现其实生活没有那么狭小。大家都在讲‘卷’,但其实有很多事情可做,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给他人带来价值。”
同时,李治中前辈的故事以及向日葵儿童的志愿经历也使她对于科普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对于她来说,做科普是一条能够融合文学理想与专业知识的道路。生物的专业知识为从事科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做新闻的经历则使她能够以生动的方式,将艰涩的生物原理、自然知识娓娓道来。
学校的两门课程也在林希颖科普创作的路上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门是梅赐琪老师开设的《讲好知识的故事》,一门是邵玥老师开设的《改变世界的力》。《讲好知识的故事》让林希颖学习了如何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传递科学知识;而《改变世界的力》则使她看到,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物背后却蕴藏着有趣的科学原理。
至今,谈起邵玥老师在课上所举的案例,林希颖仍然如数家珍。红酒杯上的水滴留下的痕迹、鸟类飞行时翅膀的动力……这门课的大作业是自主探究生活中的一个力,林希颖选择了研究DNA分子中的力,并自己制作了一个可视化模型。最终,她还写把自己的研究内容写成了一篇科普推送。
这些课程也为她以后进行生物研究、做生物科普,甚至整个人生发展都积累了经验。完成课程作业的过程中,林希颖整理过大量文献,也面对过“惨不忍睹”的数据。她说:“每一条路上都会有很多阻拦你的事情,但是就是要敢想敢做。”
新闻、文学与生物,三条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线条在林希颖身上交织。在她看来,“做生物和做新闻都是在保护一个群体,文学也是在用笔去关照他人”。
03
一个“非典型”的特奖得主
正如她的答辩标题“一个非典型生科人”所言,她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典型”的清华特奖得主。但也正是因此,她希望告诉大家,优秀不止一种定义。
“我想要让大家看到,园子里也有很多人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并在自己的航道上闪闪发光。”她说,“难道能说他们不特别吗?”
有趣的是,在前几天的“特普通奖”颁奖仪式上,林希颖作为颁奖嘉宾,为大家创造的10个虚拟人物颁奖。
“尽管特普通奖是对标‘特奖’而来,但‘特普通奖’并不否认‘特奖’的引领作用。”林希颖觉得,普通和不普通存在于每一个清华人的身上,而且是一对相对概念,离开了任何一方都是不成立的。“我们是在不断接受自己平凡普通的过程中,才逐渐发现自己的闪光点的。”
而这,也是她在清华四年一直在探索的事。
“如果你潜心学习,有人会说你内卷;如果你多元化发展,又有人会说你不够格。”她说,从成为特奖候选人开始就要准备好面对质疑,但事实上,这些网上的负面评价并不会对她自己的生活真正产生什么影响。
同时在她看来,存在质疑也说明特奖的评选标准更加多元化,也更具有可参考性。“特奖在同学们心中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存在,而是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
在特奖答辩入围名单公示后,两位老师给林希颖发了微信。祝贺之余,他们都警醒她“不要为特奖所困”。“要小心被人设捆绑,不因为他人的表扬而捆绑自己也很重要。”“盛名之下,反而要更加清醒,轻装前行,专注自己的路”。
林希颖希望能够尽可能把特奖的意义简单化。对她来说,特奖只是对一个人过去成就的表彰。
“我们怎么能用对于过去的表彰限制未来呢?”她说,“人生还有无限可能,而每一种选择都可以是被接受的。”
往期精彩
来源 | “清华小五爷园”
采访 | Polaris Twentee
撰稿 | Polaris
编辑 | 五块钱
排版 | Twentee
为了认清通往清华的路
快把清华招生
设为星标吧
↓ ↓ ↓